第七十一章 不吉之兆-《明旗》
第(2/3)页
一旁另一个书办见状,仗着自己和于侍郎关系稍近,便上前小声询问道:“是不是送内阁,请阁老们商议?”
“不必了。”
于谦却是摆了摆手,道:“先放着吧,容本官再想想。”
“是,大人。”那书办不敢再言,悄然后退下去。
于谦又看了眼郑书办,抬手道:“你也先下去吧。”
“是,大人。”
郑书办如蒙大赦,慌忙直身退下,直身那刻,眼睛却无意瞄了眼桌上那份公文,具体内容自然是看不清,但公文下的署名却看得清楚,却是宣府杨洪。
郑书办下去后,于谦又接连处置了十几份公文,感觉实在是有些累,便挥手叫那些书办小吏暂且退下,又要人上了清茶于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打算歇上一会。
外面天色越来越暗,却是要下雨。
饮了一口茶后,于谦抬头朝外面看去,面有忧色。不一会,雨滴从天而落,打在屋外的石板上,砰砰作响。
却不知大同那边如何了?
于谦正忧虑着,屋外却有人急步而来,进得屋内时,浑身已是淋得湿透。抬头看去,进来的却是自己的女婿朱骥。
“岳父大人!”
朱骥正要见礼,于谦却已抢上一步拉过他,也不顾女婿浑身上下都湿着,便急声问道:“情况如何?御驾如今在哪?”
朱骥知道岳父的性子,也不以为意,随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便回道:“御驾已到大同,小婿回来时听说御驾准备到阳和口。”
“阳和口?”
于谦闻言一惊,下意识的朝书案上看去。案桌上的右角落里,放着一本大同参将郭登数天前发来的急报,上面详细叙述了西宁侯宋瑛在阳和口惨败的经过。
“皇上为何要到阳和口,难道也先退出边了?”
于谦很是奇怪,不明白御驾为何放着大同不呆,而要到四万大军惨败的阳和口去,难不成也先得知朝廷大军杀到,跑了?
“说来也是奇怪,御驾一到,本在大同境内出没的也先突然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他去哪了。”朱骥皱了皱眉又道,“不过我听人说,邝大人他们不同意皇上去阳和口,可是王振那阉贼却极力怂恿皇上去,皇上不听首辅曹大人和本兵邝大人之言,对王振是言听计从,一意孤行要去阳和口,大臣们谁也劝不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