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扯皮-《大明保安》


    第(2/3)页

    张楚回到山东见到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谢琏。

    谢琏早就接到了黄龙的求援文书,他作为登莱巡抚有救助旅顺的义务,可现在他却一筹莫展,在孔有德叛乱后登莱的军队大部分投靠了叛军,余下的经历了登州、莱州的保卫战,战后余生的士兵没有几个,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张楚的保安军了,而此时张楚却又带着保安军主力在辽东袭击后金人,更要命的是孔有德在叛乱时拐走了在登州的所有水师力量,连天津的水师都被孔有德俘获了,谢琏奏请皇帝重建登州水师,皇帝也只提供了点儿物资,钱粮却没有给多少,在登州建造的都是一些小型的运输船,想要通过海上进攻后金的大队十分困难。

    谢琏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一方面积极准备,并将消息通过运输船传给在辽东的张楚,同时将黄龙的救援信转给了皇帝,希望皇帝能够协调各方,派出援军救援旅顺。

    黄龙还是太天真了,什么事情到了朝堂之上必定会变得十分复杂。

    黄龙本是草根出身,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他所率领的部队大多也是收编的毛文龙的残部,死了更不会有人心痛。所以各方势力都不愿将本方的将领派出去救援,大臣们在朝会之时互相推诿、指责,都想将祸水引向他人,没有人担心大明城池的陷落。

    崇祯皇帝自己也不敢直接下令派出援军,因为如果援军被打败,这失败的责任只能由皇帝自己来承担,他多么希望有大臣们勇于站出来,将他的意思讲明,如果出了问题再由这个大臣承担责任。

    大明朝廷里如今在位的大臣们通过这几年都摸透了皇帝的脾气,知道皇帝优柔寡断,喜欢诿过于人。谁也不愿当那个冤大头。一个个在朝堂上夸夸其谈,就是不讲实质内容,十几天过去了竟然没能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最后还是后金人为崇祯皇帝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攻下了旅顺城,已没有了救援的必要。旅顺陷落的消息传来,朝中大臣又都沉默了,辽东形势进一步恶化,朝廷应当怎么办,在东河诸岛的十几万军民今后怎么办,没有人先开口提出建议,大臣们都在揣测崇祯皇帝的想法,等皇帝露出口风再顺着皇帝的想法说,这样肯定不会猜错。

    崇祯皇帝更不愿意先开口,关于辽东的战略几经转变,光督军的大臣就杀了好几个,如果再次失败总不能将责任追究到皇帝的头上来。因此在朝廷里崇祯皇帝与大臣们每日里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朝会,任由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相对于朝堂之上相互扯皮的君臣,在山东的张楚和谢琏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夺回旅顺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牵制住后金。

    可张楚他们要想反攻旅顺却也是困难重重,张楚让参谋们做过推演,如果要收复旅顺城至少需要两万人马,并且要有大型战舰炮火的支援。搞这样一次行动需要大量的物资和粮草,如果光凭张楚自己的力量去干将是得不偿失的,参谋们都倾向于取消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