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酒席在世界暗面阴间土地庙地宫举办,一应酒水十分简陋。 顾云礼也不嫌弃,大方落座,推杯换盏。 在觥筹交错中,旁敲侧击起天庵村的情况。 在场阴差看起来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已经翻阅过本地印倌文簿的顾云礼,再听阴差所言,两相印证之下,顿时频频点头,不经意间问起最要紧的问题: “天庵村每年可收几柱香火啊?” 要知道,香火事关他的神位,按照《仙庭考成法》规定,各级神职官员每年都要向上级缴纳足额香火。 若有缺损,轻则罚俸,重则贬官。 其中,香火额度乃是根据本地百姓富庶程度以及户籍数量测算,一般为当地户籍的三到六倍。 天庵村乃贫下村寨,共八十九户农家,每年需要上缴二百六十七柱香火! 这个数字理论上来说并不难。 当地每逢新年、二月二、六月六、十月一,皆有上香供奉习俗。 再加上平日的红白喜事、小儿惊吓、礼祈求安……等等零碎收入。 理论上,香火少说也是户籍的五六倍。 当然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理想。 原因无他,争夺香火的神灵太多了,很多都是仙庭内部大佬,即便是县官不如现管的土地公,也难免有被疏忽的时候。 另外,香火讲究一个心诚,心若不诚,烧上成捆供香,也毫无意义。 因此香火收入在户籍的三四倍,算是一个合理区间。 “回顾伯公的话,大约……八九十柱!” “天庵村八十九户农家,逢年过节少说也有百余柱,怎么这一年下来才这点?” 顾云礼眉头皱起。 阴差们对视一眼,赵满仓讪笑道: “回顾伯公的话,天庵村香火之所以如此稀少,实在事出有因,一来地瘠民贫,有心无力;二来天庵村出了位能人……乡民但凡遇到大小阴事,都习惯找他解决。” “哦?谁?” “狐仙崔闻,人送绰号:崔三爷!” 赵满仓一脸神秘兮兮道: “好教顾伯公知晓,此人乃是名动十里八乡的出马仙家,所抓俗家弟子就在咱天庵村,俗称赵嫲嬷,香火之盛赛过县城隍,莫说天庵村,便是周边村寨遇到阴事都找她,咱这土地庙的香火……自然就被分去了。” 原来是香火被抢啊……顾云礼恍然大悟,问道:“前任刘伯公不管?” “管不得,也管不了!好教顾伯公知晓,那崔三爷不仅自个儿法力高强,还开马绊,拜七星,立了出马堂口,麾下四梁八柱一应齐全,已然成了气候。” 顾云礼眉头暗皱。 所谓的“开马绊”,乃是立堂口的一道程序,通俗点就是求取仙庭和地府的认证。 可以理解为已经注册了经营许可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