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是财神庙先不发,五岳庙才跟着改的!” “管他谁先改的,发钱好啊,有了钱,啥都能买!” “对喽对喽!” 队伍中的百姓议论纷纷,兴奋不已。 老乞丐也是越听眼睛越亮! 待领了钱,他再次火急火燎的赶往羊杂摊前。 这一次,摊主看着他手里做工精良,厚实压手的铜钱,纵然嫌弃不已,终究还是卖了一碗羊杂汤。 吃得老乞丐喜上眉梢。 往后数日,凭庙中得来的钱财,近乎吃遍小镇美食。 日子过得赛若神仙。 这日清晨,他一如既往早早便去五岳庙门前排起了队伍。 待排到他时,已经到了中午,饿得他是前胸贴后背,拿到供香之后,假模假样拜了两下,便插上香火,领钱去了。 旁边分发供香的道童,也是疲惫不堪,见状已然波澜不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老乞丐去了。 老乞丐领了钱后,再次赶往集市摊口,瞧见羊杂汤摊主,便在坐下喊道: “来碗羊杂汤,排了一上午的队,可饿死我了!” “你个卖大脸的咋又来啦?” “咋地,有钱不赚?” “赚赚赚,咋能不赚?不过,别怪俺没提醒你,今儿羊杂汤三文钱?” “什么?三、三文钱?” 老乞丐惊得直接跳了起来:“你黑店啊,三文钱?三文钱都能买个猪头了!” 摊主冷笑道:“现在谁不知道五岳庙发钱?钱多了,肉可没多,你啊,爱吃不吃,不吃赶紧滚蛋!” 老乞丐气急败坏,在嘟嘟囔囔中,不得不离开,寻找其他吃食。 不想,庙宇发粮之时的遭遇,竟然再次重现。 所有吃食皆不同程度涨价。 他手里这做工精良的一文钱,竟然连一块烧饼都买不起。 要知道,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铸铜钱,可不是那些剪边钱、铁钱? 自古以来,便有“四碗一文”的说法。 说的是,一碗酱油、一碗醋、一碗酒和一碗粮油,合在一起正好一文钱。 便是这般大钱,如今竟买不起一块烧饼,何其荒谬? 老乞丐傻了。 日子竟然又又又回到了从前。 面对五岳庙的发钱,不领难受; 领了,也是聊胜于无,在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吃的。 更惨的是,讨饭也越来越难了。 却是物价高涨之下,大家反而舍不得吃喝,哪里还舍得施舍? 更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越到灾年越不能露富,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哪里还敢施舍,露出家有余粮的模样? 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 尤其是城市居民,漕运贩夫,三教九流…… 这些人可没地没粮,大多靠服务业过活,赚一天钱,买一天粮。 眼下物价飞涨,有钱也买不起; 有的寺庙坚持发粮还好; 而改发钱的寺庙,几乎要将这群人逼上死路。 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工钱已然追不上粮价。 这时,大家才猛然发现,眼下购买力还依旧坚挺的货币,赫然只剩下与香火挂钩的互联网积分! 这一刻,因为一纸倡议书而背负骂名的云礼道人,口碑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逆转! …… 话说,在民间叫苦连天,怨言四起之际; 仙庭仙官们也眉头暗皱起来,因为他们发现香火收入竟然出现了下降趋势? 真是怪哉?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