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营生法子-《大明除妖人》


    第(3/3)页

    肯定比磨米磨面难得多!

    但基本原理应该还是可以借鉴的。

    于是离开冯家所在的大兴访之后。

    他就一路打听着寻到了城东。

    和方正严禁的大兴坊不同。

    东城区的街道因是沿岸而建又无城墙进行约束!

    故而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但这杂乱无章孕育出的。

    却是蓬勃向上的繁荣景象。

    数百家商铺鳞次栉比!

    本就包揽了从生到死的一应所需,又赶上雨后初晴。

    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于此。

    赶着车的,拎着筐的、挑着担的.......

    沸沸扬扬或买或卖,填满了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

    尤其是那码头左近。

    杂了许多南腔北调的外地船工、货商!

    论出手大方的程度。

    还远在本地百姓之上!

    自然引得众多小贩趋之若鹜。

    却说黄玉书仗着身大力不亏。

    在那人来人往的人潮中几进几出。

    好容易才找到了传说中的水力磨坊。

    可谁承想竟吃了个闭门羹!

    细一打听才知道。

    原来这水力磨坊是城中几家粮商合伙修建的!

    除了满足各自的需求之外也只承揽官仓委派的业务。

    并不对民众开放。

    而城中百姓有需求的话一般都是去柳家开的畜力磨坊!

    他家的主业是车马行。

    给人磨米、磨面从来不收钱!

    只要把麸皮留下。

    给车马行的牲口当饲料就行。

    这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悻悻然的离开水力磨坊。

    黄玉书站在那喧闹的街头,正不知该何去何从!

    忽听前面不远处传来几声吆喝。

    “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京城徐铁嘴儿的徒弟。

    要在咱们店里开新书啰!

    说的是太祖爷打天下的故事。

    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放眼望去。

    却是某家酒楼门前。

    两个肩上搭毛巾的店小二。

    正扯着嗓子招揽客户。

    那徐铁嘴儿似乎是个名角。

    听说是他的徒弟开书!

    立刻就有不少人被吸引了过去。

    正好暂时也没什么正经事可做!

    再说这酒楼里人多嘴杂。

    说不定也能顺便了解一些风土人情。

    黄玉书想了想,干脆也就随大流。

    走进了这名为‘迎滨楼’的酒家。

    这迎滨楼分上下两层。

    此时楼下大厅里已经坐了六七成客人!

    加上刚招揽来的,几乎是座无虚席。

    问清楚黄玉书并不介意与人拼桌!

    店小二就把他引到楼梯口附近。

    与另外两名散客坐在了一处。

    花两文钱点了壶茶水,又要了一份干果拼盘!

    其实就是半盘瓜子、半盘花生。

    中间再撒上几个板栗!

    黄玉书就故作闲客一般的竖起了耳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