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时间紧迫-《三国末传》


    第(3/3)页

    众魏军大惊,尚未能反应过来之时,只见后方有一人在马腹之下一翻身,便已经骑在马上,随后连人加马径直的冲了上来。在魏军还没有来的及反应之时已经将手中兵刃左右开弓连杀几人,径直杀出一条路来,随后直接纵马冲向拒陆,只见此人距离拒陆是越来越近,其却根本没有反应。正在众魏军大喜过望以为其即将迎头撞上拒陆之时,其却一声爆喝,手中三尖两刃刀直接平平伸出,直接扎在拒陆之上,而后猛的将拒陆挑起然后直接甩到一旁,随后两匹马便径直冲入哨卡当中。

    “站住,某奉令守此,任谁也不可从此过!”孙二狗一面呼喝着,一面手持长矛冲上前来。

    那人哈哈一笑,手中三尖两刃刀猛的往外一磕,孙二狗手中的长矛顿时被震得脱手而飞,在孙二狗尚未反应过来之时,那三尖两刃刀已经直奔而来,一颗大好的头颅顿时凌空而起,红红的鲜血从颈中直直喷射而出,而后身子才晃荡着落于马下。不过那人却看不到了,那人一刀将孙二狗变成了死狗以后,便径直的驱马向前冲去,转眼间便已经冲出哨卡,消失在官道之上。

    “我等追是不追?”一什长颤抖着声音问道。

    “汝在说笑乎?我等去追此人,是去送命吗?”另一什长答道。

    “都伯已死,我等如何是好?可要点燃烽火?”又一什长道。

    “都伯曾说将军军令,若蜀军携大军而来,我等需立即点燃烽火,可此时仅过去一人耳,我等点燃烽火,岂非违抗军令?”原先第一位什长道。

    众什长商议良久,先推举出一人暂为首领,而后临时的首领派一人去大营报讯不提。

    魏源自哨卡之中径直杀出,然后依旧是驱使空马在前,自己策马紧追在后。这是为了提防魏军在路途之上铺设陷马坑、绊马索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趋使牲畜在前开路。董卓打虎牢、曹操打徐州的时候甚至还曾经驱使民夫在前开路,一则可以剔除对方的陷阱、二则可以消耗对方的箭镞,这种方法简单,却十分有效。

    魏源一口气又冲出三十多里,然后止住马匹,自己首先拿出水囊喝了几口水,喂了马匹一些草料,长途跋涉不能长期处于冲刺的状态,一定要保持住坐骑的体力。稍事休整以后魏源再次取出地图确认了一下行进的方向,然后翻身上马继续沿官道而去。

    行不多时,魏源便又赶至一哨卡,魏源故技重施,又从哨卡之中直直杀出,然后再策马扬尘而去。不过这一次,魏源没有将魏军的守将斩于马下。毕竟对于魏源来说,抓紧赶路乃是第一位的。

    郭淮烧毁蜀军粮船之后,便把帅帐安排在了弘农,此地距离为翅约五百余里,此时的郭淮正在帐中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各种指令

    “传令郭奕,继续打我旗号,三日之内不可使蜀军得知我已经离开蛾遮塞。”

    “喏!”

    “传令申光、余靖,带兵两千务必要两日之内赶至老鸦岭,并在岭上扎好营寨,蜀军若来,务必不使其过去。”

    “喏!”

    “传令刘煜带兵一千,两日之内抵达坳子山,蜀军若来,可将其放过,待见到烽火之后,便立即追击蜀军。”

    “喏!”

    “褚享,汝与吾一起,携大军一万五千,三日之后需在为翅之外的犍牛岭埋伏,若蜀军冲破征西将军的拦截,必经过此地,我等当全力拦截之。”

    “喏!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解惑。”

    “讲来!”

    “我等为何不予夏侯将军合兵一处,倾力与蜀军一战?”

    “吾等已断蜀军粮道,尽管不曾有消息泄露而出,但吾料那姜维小儿必会发现不妥之处,吾料此时姜维必早已派人沿途打探,最迟再行拖延三日,蜀军必得消息矣。蜀军无粮,军中势必慌乱,吾等屯兵犍牛岭,一则守住蜀军返程咽喉之地,令蜀军不能返也。二则可以拖延时日,耗尽蜀军所剩之粮。三则以逸待劳必获全功耳。有此三项吾郭淮安能不为也?勿需多问,都且去准备吧。”

    “喏!”帐中诸将拱手行礼,然后齐齐而出。

    待诸将离帐之后,郭淮嘴角忽的露出一丝冷笑,喃喃自语道:“四则削减夏侯叔侄之精锐兵力,以保主公日后成事也。”

    注1:绊马索与陷马坑后世之人都非常熟悉,其实在三国时代步兵应对骑兵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明处栅栏、护城河、城墙等防御设施,而暗里的却有很多,锁颈绳就是其中的一种,就是使用绳索两端在高出固定好,人步行可以从下方穿过去,骑兵由于视线的原因起初看不清楚的是,等看到了就会直接被绳索兜住脖颈位置,运气不好的甚至会直接被割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