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胡子缅将听李国泰跪在地上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堆话,还没等通事翻译完,便不耐烦地把话打断。平日里他就极度讨厌这个不阴不阳的太监,今日又见其如此卑躬屈膝,甚至还打算卖主求荣,心中更加看他不起,当即对着身后缅军士卒一挥手,众缅军立刻一拥而上,乱刀将李国泰及其党羽剁成了肉泥。 在杀死了李国泰后,缅军紧接着又对其余在场的明朝官员大开杀戒,自松滋王以下,黔国公沐天波、文安侯马吉翔及其弟马雄飞、华亭侯王维恭、绥宁伯蒲缨,侍郎邓士廉、杨在,御史邬昌琦、任国玺,部司邓居诏、王祖望、杨生芳、裴廷谟,学录潘璜、典簿齐应巽,总兵王自金、陈谦、龚勋、吴承爵,总兵改授通判安朝柱,锦衣卫掌卫事任子信,金书张拱极、丁调鼎、刘相、宋宗宰、刘广银、宋国柱,内官李国泰、李茂芳、沈犹龙、李崇贵、杨强益,吉王府官张伯宗等共计四十二名官员全部被缅军残忍杀害。 在残杀了这些文武官员后,三千缅军来不及擦拭弯刀口上的血污,又在大胡子缅将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冲往江边,将还在此处等候的其余明朝官员尽数包围在了军帐之中。 一名汉人通事在大胡子缅将的吩咐下从阵中走至帐前,高声对着帐内大喊道:“尔等还不赶紧依次出来饮咒水盟誓?若是再不出来,全部乱枪攒死!” 帐中的这些明室诸臣还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于仓促间,手无寸铁可持,又怕惊动了对岸驻地的永历帝与后宫家眷,只得在通事的厉声催促下,乖乖排着队从帐中走了出来。 众缅军狞笑着,不由分说冲上前来抡刀就砍。诸臣中大多都是文官,根本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凭缅军宰杀,不明不白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得悉前往咒水盟誓的诸臣皆被戕害,江对岸的流亡朝廷驻地顿时乱作一团,由于担心缅军杀至,恐遭其辱,永历帝的刘、杨二贵人,以及吉王与妃妾等百余人全都选择了自缢而死。永历帝闻此剧变亦是惊慌失措,当即决定与中宫王皇后一同自缢殉国。 见此情形,扈卫总兵邓凯与仅存的十三名老内监慌忙跪倒在地,紧紧抱住永历帝的大腿,痛哭流涕地劝说道:“皇上万万使不得啊!君崩社稷,固然应当,可如今太后年老,飘落异域。皇上失社稷已是不忠,今弃太后又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何以见高皇帝于地下?不如姑且暂缓一步,等待天命!” 在众人的齐声劝说下,永历帝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丢掉了手中的白绫,像散了架一般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再也没有了自缢的勇气。 此时,三千缅军在将明室随扈人员诛杀殆尽后,立即过江,蜂拥闯入永历帝住处,四处翻箱倒柜搜罗金银财务,并将捉到的后宫贵人、宫女及诸臣妻女占为己有,许多女眷不堪其辱,纷纷选择在树下自缢,一时间树枝上悬挂的尸体累累如同瓜果,令人不忍直视。 在完全攻占了流亡朝廷驻地后,大胡子缅将于是将俘获的永历帝及其太后、皇后、太子等二十五名宫眷临时关押在一间小屋内,并对其余幸存的随扈人员和家眷肆意侮辱,如同对待即将处决的犯人一般。幸存者们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是如何,纷纷相互拥抱在一起,失声恸哭。 直等到缅军搜刮已尽,一名缅甸官员方才在汉人通事的陪同下姗姗来迟。在一片哀嚎声中,一股股血腥气息扑面而来,望着眼前如同炼狱般的场景,缅甸官员不禁皱了皱眉,抬手捂住鼻子大声呵止道:“大王有令,不得惊害永历皇帝及黔国公!” 然而此时,黔国公沐天波早在吃咒水时便被缅军所杀,流亡朝廷驻地亦是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触目惊心。缅王莽白得知沐天波死于乱军之中,自是惋惜不已,遂命人前往收敛尸骨,立碑厚葬于江边,与流亡朝廷驻地隔江相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