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黎维祚,字名远,江津人士,崇祯年间因中原大乱徙居贵州遵义,后在永历朝廷为官。永历帝进入缅甸后,残留在国内的各部明军纷纷转入边境土司管辖区,拥兵自守。在势同瓦解的紧要关头,黎维祚奉永历帝密旨前往滇中联络各处兵马。他愤惋号泣,遍走各营,晓之以大义,诸路藩镇皆被其感动,具表迎驾。 如今在见到定国后,黎维祚立刻将那些藏于挖空木棒中的迎銮表文取出,展示于定国面前。 定国看后很是感动,为嘉奖其大义,遂于十月初六日给予其令谕一道,其中言道:“今皇上入缅,势已危急,若能走通声息,懋建奇功,决不负若。” 黎维祚当即将令谕藏入木棒之中,告辞了定国,马不停蹄的返回缅甸,历尽艰辛抵达阿瓦城。然而此时永历帝被困于者梗,左右夹江,加之缅军看守甚为严密,因此并未能够见到永历帝,只能以重金相贿,托当地人转呈御前。 永历帝阅疏后不禁涕泪交加,立即悄悄写下一封敕书,仍交予当地人带回给黎维祚。 敕书云:“皇帝密敕沥胆将军黎维祚,据晋藩奏,尔忠肝贯日,义胆浑身,穿虎豹,趋辰极,烈风劲草,殊轸朕怀。兹授尔沥胆将军督理滇黔楚蜀,遍历诸勋将士,山林隐逸等,谨慎图防,枕戈以俟。候晋、巩两藩举师,四路策应,旦夕是图,勿迟勿忽。” 除此之外,另赐其空白敕书百道、印三颗。黎维祚遂将敕印藏在小船底部的夹板之内,然后换上一身道士的打扮,并于船头设置神像,一路大张旗鼓地敲击钲锣,肩唱而行,竟是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地回到了孟艮。 定国得知黎维祚归来,心中大喜,遂命其将此事转报各营将领知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