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时,后面转出来一个工作人员,看到孙志伟后立即热情的上来招呼道:“志伟,你们家过来买定量啊,我来我来。” 说着他就接手了刚才那位工作人员的工作。 孙志伟看到他感觉有点眼熟,很快他就认出来,这是第一次上门核准定量时两个工作人员之一。 只是他不记得人家的名字了呀,只记得好像姓计,但是又不确定,真尴尬。 于是,他只能微笑着不失礼貌的点点头:“是啊,正好周末,早买了省的老惦记着,今天你们很忙吧,还要麻烦你。” “没事,为人民服务嘛。你这全部买完?有点多啊,你好不好带走?” “能带走,我力气还行,前几年去工地帮忙还得了个奖状呢。” “能带走就行,我算算,6成细粮4成粗粮,再补助6斤细粮,细粮你要米要面?” “面,粗粮现在有什么?” “今天供应有红薯,小米,高粱。” “那粗粮就要红薯小米各半。” “好勒,白面51斤半,红薯小米各22斤7两5钱,马上就好。” 旁边的童佳佳听到数字,就带着粮本粮票和钱去柜台开票,这边计同志已经开始称面,他认识孙志伟,不必等票来了才称粮。 “不用那么精确,大差不差就行。” “孙同志还是您好说话,上次一个人买红薯1钱都要不能差,非要我们切一个红薯尖角给他。差点把我们一个小姑娘给气哭了。” 他一边跟孙志伟说话一边称粮,只见他动作娴熟,称量重量不说‘一把抓’但也差不离,稍微调整就准确了。 “后来怎么办的呀?” “能怎么办呢,我过来到底补了他一汤匙小米才罢。” “下面接住罗,白面51斤5两。” 孙志伟在下面圆形的出口用布袋兜住,拉紧缝隙,上面面粉往下一倒,面粉灰往上一膨,满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