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兄弟,你之前说的事……”喝了几杯后,郭德罡主动开口。 “是这样的,传统班社的结构,并不适合当今社会。” “我觉得,得成立公司,现代化管理。” “注册资金我来出,股权结构由我俩共享,至于比率嘛……”张远微笑,在月色下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我51,你49,如何。” 郭德罡心中咯噔一下,沉了沉,半天没开口。 张远的想法很简单,我必须有话语权! 但又不能压的太过,否则一旦做起来,人家转头重新建立班社,自己不白忙活了。 毕竟这行最重要的资产是人。 所以股权分配上几乎一人一半,但自己多那么一点点,能有拍板的权利就够。 “公司的名字我也想好了。”张远见他不吱声,继续说道:“我俩名字各取一个字。” “就叫‘德远社’如何?” 听到这三个字,郭德罡的面色缓和了许多。 他名字在张远前头! 张远见对方表情变化,心中暗笑。 “我就知道……” 就像之前盒饭公司一样,他用的是赵进和曹建军两人的名字。 越穷,越困难,便越在乎名声,因为没钱,没车,没房,什么都没有,就只剩张脸皮了,当然看重。 反观那些投资大佬,商界大亨,大多都躲在幕后,不少公司的股权架构绕八个弯,才能察到一丝他们的踪迹。 他们不需要名,闷声发大财即可。 对张远来说也是一样,这种虚名根本无所谓,他要的是实惠。 但对如今生活潦倒的郭德罡来说着却非常重要。 他想出名! 股权上吃点亏,但能在名字上找回来,往外一说,这还是我的团队……郭老师如此想着,心中的郁结消散大半。 “这个名字好!”终于,他提起酒杯,笑着开口。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意向。 其实张远早想好了,若是郭德罡不同意,反正他都已经吃了谦哥的小凉菜,自己这就去把厕所门锁上,不同意就不开门! …… 第二天,他俩便去了工商局,处理公司申办的事宜。 处理这事得时候,张远还特意找赵得财借了位公司会计,所以流程走的特别顺畅。 赵胖子也非常给面子,到时候改头换面,新店开张,他还要送花篮包红包呢。 “德远社文化有限公司。” 几天后,他俩和谦哥三人在四合院齐聚一堂,拿着散着油墨香的营业执照传阅欣赏。 “郭老师,以后你就是那个德。” “我就是这个远。” “我是文化有限。”谦哥深吸一口烟,立马接道,给他俩乐的肩膀直抖。 不愧是捧哏的,决不能让话掉地上。 公司刚办好,大胡子这头联系他,电视台和电台的人都已就位,《天龙八部》的评书这就开录。 广德楼内。 原本给观众使用的桌椅板凳全都挪到了一旁,给摄像组架设机器腾出空间。 趁着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档口,张远上前与帝都电视台和电台的工作人员一一套起了近乎。 寒暄,散烟,吹牛逼三件套自不用说,他早已驾轻就熟。 大胡子虽然与央视关系紧密,但这种宣传片依旧没资格上央视,故找来了帝都电视台拍摄。 不过与大胡子不同,张远对电视台的人兴趣一般,却来到了一位高个平头,带着眼镜的小圆脸工作人员面前。 “大鹏老师您好,我很喜欢您的节目。”张远伸手与对方打了个招呼。 此大鹏非彼大鹏,不是后来那位与乔杉老师共闯洗浴城的大鹏。 这位是帝都文艺广播的当家人主持人,他主导的节目《开心茶馆》,专注播放传统相声和评书,单口相声等节目。 去年,这节目还以4%的成绩,成为了帝都广播电台下午档收听率最高的一档栏目。 这说明,传统曲艺其实还有市场和群众基础。 “你好。”大鹏面上非常客气,但心中却有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