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啥呢? 他这人属于老票友,最爱淘换遗落的老节目,老段子。 也非常尊崇那些老先生。 所以听说今天说书的是一位年轻人,没师承也就算了,还是位演员? 压根就不是这行的。 这不瞎胡闹吗! 但领导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干,他本心是不想来的。 “大鹏老师,一会儿您多提意见,您是行家,我就是个客串的。” 态度倒挺不错……大鹏心中对他的观感好了不少。 节目开录前,张远按照之前与大胡子所说的,换上了戏中慕容复的装扮,手持折扇,迈着标准的四方步,一步三摇,优雅上台。 他从上场面这儿一出现,几位电视台的女工作人员便眼前一亮。 听书啥的不重要,这样貌看着便痛快。 平日里说相声用的桌子,也被换成了乌木香案,就为了配合他的装扮气质。 张远落定,神态自如,目不斜视,当真是剑眉星目,明眸皓齿,一派风度翩翩的公子作风。 大胡子骄傲的看了看左右,像是在说。 瞧瞧。 都瞧瞧。 咱们剧组的演员怎么样? 我的眼光怎么样! 电台的大鹏皱了皱眉,造型再好看,实力不济也枉然。 “ACTION!” 现场导演一声令下,张远便和在剧组时一样,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三尺龙泉万卷书。” “上天生我意如何。” “不能治国安天下。” “妄称男儿……大丈夫!” 张远一摔御子,吧嗒一声脆响绕梁三日,气势十足。 躲在后台的郭德罡,余谦,张文顺,李菁几人不住点头。 单论气势,张远就成了! 传统曲艺演员分为三个阶段,学员,演员和角儿。 抛开学员这种初级阶段不说,演员和角儿最大的区别,不在能力,而在个人魅力! 民国时期,津门有一位说书艺人诨号“杨瞎话”。 这位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从不说正经评书,每天上班时手里攥着份当天的报纸。 往台上一坐,摊开报纸,这就边看边说,品评实事,观众照样叫好,红极一时。 这就是角儿! 大家来看的是他这个人,说什么不重要。 喜欢的,就是这份个人魅力。 几位专业人士在后台一瞧,念个定场诗都这么有气势,声如洪钟。 往那儿一坐,台下那几个女的都换上了星星眼,个人魅力拉满。 这就已经超过9成演员啦! 而站在收音设备旁的大鹏也颇感惊讶。 抛开外貌不谈,这位的中气和自信是真足。 “他演的角色是慕容复吧。” “挑的这首定场诗刚好与其角色匹配。” “手握宝剑,饱读诗书,却无家国可以报效,这不正是慕容复的一生吗。” 大鹏点点头:“有点意思。” 台上的张远此刻则一开折扇,轻轻摇摆,带起发梢飘动,这就开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