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李子,你直言就是。” 李公公道:“陛下,如太子殿下这等文豪,放之山林,着实太可惜。其实奴才以为对殿下这等有名望的,朝廷当放在朝堂上,如此可以彰显陛下重才惜才之意。” 晋元帝闻言笑了笑道:“小李子,你可真是一肚子坏水。” 李公公闻言连称不敢。 晋元帝自信地笑了笑道:“如何用人,怎么用人,朕自有主张。派人传旨告诉他,他既要办书院,朕准了,朕还赐他千两白银,就从内库拨给。” 司马绍开办书院后,也是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全国各地遍请名师。 书院的讲者最少必须要在举人以上,如林风、许魏然等都在司马绍邀请之列。 当然仅仅是举人还不够,司马绍还出面写信给之前几年高中的进士。 司马绍就亲自带着邀请来的众人来到府上。 侍女们也不知道司马绍为何如此重视他们,竟如此屈尊将他们迎到自己府上。 司马绍设宴为众人接风时,司马绍起身为众人敬酒,然后对一干人道:“大家无需过谦!来喝酒!” 酒过三巡,司马绍道:“其实办书院我实有一番抱负在其中。古人办书院是为了给人以传道授业解惑,之后开了科举,书院就转而以举业功名为主,便少了许多读书自用之道,偏离了古人办书院的初衷。” 听了司马绍之言众人纷纷点头,这是当今大多数书院现状。 司马绍道:“但这也并非一概而论之,好的书院不仅要讲学生如何务功名之道,也在于厚养学生之情操。” “旁人常道书生报国的话,不过是空口无凭,笔上功夫。所以我们书院既要鼓励学生以科举为矢,但也要厚养其乡土之情,家国情怀,培养出真正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来。” 听了司马绍的话,众人一并道:“此言妙极!” 闻此司马绍点了点头笑道:“好了,既是大家志同道合,那么我等在座以后就可以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将书院给办起来了。” 下面书院准备之事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人事上,司马绍本人出任院长。 对于司马绍而言,他看重不是这个身份,对于他而言从太子殿下身份转变后而成为院长,这将会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人生阅历。 当过太子殿下后,能够知道什么叫以苍生为念,成为书院讲者后,方体会盼君成才的心情。无 论在殿堂还是在书院的经历,对于司马绍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