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招考条件-《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第(1/3)页

    种种福利待遇,加上司马绍的名声,到了招考报名之日,全省各地的学子差一点挤爆了书院。

    粗略统计,不提蒙童,单论外课内课附课生的报名人数就有上万人之多。

    连全国最高考试科举,一年赴考者也不过几千余人,但成才书院报名学子就达到了上万人之多,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据。

    几乎全国最优秀的读书人都来报考成才书院,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冲着成才书院的。

    福利待遇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对司马绍的仰慕。

    看见这人山人海的报名场面,众人也是不由感叹从此以后不知这府试科举榜上又有多少个读书人出自成才书院了。

    就在书院招考报名的一日,某个乡野山村的少年李二牛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都城。

    此刻他站在书院的坊门前,看到的是从书院门口排列到这里的学子。

    在李二牛的眼底,这些学子一个个都是神采飞扬,踌躇满志。

    他们随口而出的就是金玉良言,彼此闲聊的就是军政大事,他们见过世面视野开阔,不是世代传承的官宦子弟,就是家中富裕的富商子弟。

    而李二牛看看自己,脚下一双破旧的草鞋,身上穿着缝补过的衣衫,整个人在寒冽的秋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他是第一次进都城,有着乡下人第一次进城那般处处小心谨慎。

    他很小心翼翼地掩饰心底的惶恐,但越是如此他越是不知所措。

    这满城的繁华,丝毫不属于他这位乡村少年。

    他能与这些学子们一争长短吗?他有这个福分能进成才书院吗?

    想到这里,他拍了拍身后的书箱,多年来也只有这几本书籍对自己不离不弃,如同老朋友一般陪伴着自己,也给了他站在这里的勇气。

    数年来的寒窗苦读又给了他一考的底气。

    我虽出身贫寒,但却诗书满腹气自华。

    我没有什么比不上旁人的,想到这里,李二牛挺直了背走向了长龙一般的报名队伍。

    ......

    这藏书楼多是都城各官绅,读书人将家中藏书捐赠,当然捐赠最多的还是皇宫里,给了司马绍整整数十万余卷,规模相当不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