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马绍拿过卷子接着道:“你方才说你父亲曾经商,但我命人调查过你的身份背景,你父亲未曾经商,而是旁府下的县官?” 那考生顿时汗如雨下。 许魏然一拍道:“你还敢撒谎吗?” 那考生如捣蒜般磕头道:“饶命,殿下饶命!” 许魏然冷笑一声道:“汝竟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妄图侥幸过关,如此之人就算为官也是奸官,朝廷如何用你?本考官现革去你的功名,再发回原籍发落!” 那考生整个人瘫在地上,然后被侍卫拖走。 堂下的考生不知堂上发生了何时,但见大门一开,方才还踌躇满志的考生就如死狗一般的被拉出来,顿时都是吓了一跳。 堂上,一名考生将卷子交上,司马绍,林风,许魏然看了此人原卷低声议论一番。 然后司马绍道:“你叫徐南?” 下面的考生道:“学生正是。” 司马绍道:“你读书几年了?” 徐南道:“学生学文十年了。” 司马绍道:“现在是何功名?” “学生惭愧,之前科举已是第两次落第。” 司马绍与许魏然交换眼色,然后点点头道:“考场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以你的文章不怕没有机会。” 徐南露出惊喜之色,司马绍笑道:“你先在本书院就学吧,暂定为旁听生,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许魏然抚须道:“一切依殿下为主。” 徐南闻言已是忍不住喜极而泣,他拭泪后强自镇定地道:“学生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各位大人。” 司马绍笑了笑道:“虽取你为旁听生,但本书院每月月头月尾两考以定名次。若你不求上进,也可从旁听生名额里被踢出学院,你要好生用功,不要辜负了你的文章。” “是,学生定然牢记太子殿下之言,不辜负各位大人的赏识。” 徐南退下后,许魏然笑着对司马绍道:“此人文章有大家气象,却不知为何无伯乐赏识,恭喜殿下慧眼识珠得此人才啊!” 林风道:“不错,此人文理俱佳,但是策问稍弱了一些,不过旁听生足以胜任。” 司马绍也是很高兴,不过面上却淡淡地道:“话是如此说,也要看他今后如何了。” 考生筛了约莫两分之一,此时已经过午了,众考官停止面试,在堂上用饭。 众人吃过午饭,然后继续面试考生。 此时入取名额已是用了一半,最后仅剩下一百五十名名额了。 书院里给这些考生供有茶水,却没有给饭食,李二牛站在那,饿得是饥肠辘辘,头晕眼花。 按道理来说,一顿午饭不吃也不至于如此。 但是他因为家贫根本无力住在都城里,所以之前的报名,招考,以及今日的面试都是一大早就从家乡里出发走到城中的成才书院。 今日天没有亮,他在家中喝了两大碗清汤寡水的米粥,然后启程。 徒步走了近一上午到了成才书院时,肚子里那些米粥早就消化得淋漓至尽,现在又在书院里等了大半日,故而饿得是眼冒金星,只好讨茶水喝来充饥,结果是越喝越饿。 “李二牛!” 但见堂上唤他的名字,李二牛强打精神走进了讲堂。 但见讲堂上两位考官面对自己而坐,一人乃太子殿下他是见过的,其余二人他都是不识,但料想能与司马绍同坐身份定然不低就是。 除了司马绍,其余二人都是神色威严,左右考官也是上下打量着自己。 李二牛感觉到气氛里有几分凝重的意思。 这时候一名考官让他坐下默写策问题第一道‘如何对待百姓’。 这道题李二牛两日前答过,故而毫不犹豫地写了下来。 但是他没有吃饭,落笔时手一直在发抖。 上面的考官不容他思索当即问他履历出身。 李二牛提及自己是米县人,似乎是不好意思,又垂下头。 一会功夫文章写完交了上去。 这时一名考官将他的卷子看了一会道:“你这笔迹扭扭歪歪,与两日前原卷判若两人,这是何故?是否替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