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面对这种考验,马周并不慌张。 他侃侃而谈道:“先生,我准备借用大唐的发展模式。” “在扶桑郡下面的各县设置县学,下面的各乡也设置学员。” “百姓的子女,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钱财,便可以入学。” “以后的官员选取,都从读书人之中录用,这样一来,他们为了上进,就必须要读书不可。” 听到这里,苏长生没有进行评价,而是继续询问道:“哪你准备如何对待唐人和原住民呢?” 马周说道:“无论是唐人还是原住民,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我自然会一体对待,部分彼此。” 听到这里,苏长生不由摇头说道:“马周啊,你记住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原住民,卑劣不堪,不堪造就。不能对他们过分重用。” “你要知道,如果按照你这种取材方式的话,几十上百年后,整个倭国的官职,都会被这些原住民所占据。” “到时候,他们岂不是说造反便造反了吗?” 苏长生的话,让马周大吃一惊。 先生这前后反差也忒大了啊,表里也忒不一了啊。 当初先生在倭国的时候,带兵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对待倭国的百姓,比他们的天皇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原本马周还以为,先生对倭国百姓,一定会一视同仁。 但是万万没想到,先生非但十分看不上这倭国的百姓,甚至对他们还十分鄙夷。 不过,先生所说的,也极有道理。 想了想,马周不由说道:“先生所说的,我都明白了,我会注意这一点,掐断他们的晋升阶梯。” 苏长生不由说道:“不,你不明白。” “记住,在表面上,要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是在暗中,一定要对我唐人进行正确的引导。” “比方说,我唐人可以娶他们的女子为妻。但是我大唐的女子,万万不要嫁给他们的男人。” “尽量让这些倭人从事一些粗苯的工作。” “还有,我会尽量的在倭人之中征兵。我也会向陛下秉明,会将一些倭国的青壮,抽调到大唐去。” “而倭国这边,则会调派一批唐人来,补充不足的人口。” 听到这里,马周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