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大志向的人,终究是少数。” 听到这里,麋威心下恍然。 苟全性命于乱世嘛,人之常情! 就连诸葛亮年轻时都曾这么打算。 又问道: “那你认为我仲父又是怎么想的?” “哈,仆怎敢轻易揣度府君的心思!” 麋威摆摆手:“但说无妨!” 蕉仲捋了捋稀疏的白胡,道:“麋府君跟本地士族又稍有不同,他是外来者。” 关兴这时也来了兴趣,插嘴道: “太守素来是流官,根基不在本地,而在朝廷,在自身名望,确实不同。” 蕉仲闻言却摇头道:“不,不完全是这样的。” “麋府君虽说是追随大王和兄长来到荆州的,但自从安汉将军跟从大王入蜀后,他便隐隐有了在南郡自立门户的意思。” “这些年他没少笼络本地士族……大概是希望能被本地士人接纳吧。” 麋威想起这段时日在郡府里的见闻,还真是这样。 虽说太守空降一地,往往都会邀请本地才德之士入门下为吏,以求获得地方势力支持。 但麋芳门下本地士人的占比也着实太高了,几乎没几个嫡系人马。 这么一想,詹思服这个蛮夷门卫头子就显得微妙起来了。 这是怕万一与本地人闹起矛盾,必须有个不牵涉本地士族利益的蛮夷,替他守好最关键的位置,确保人身安全? 罗马教皇的瑞士卫队? 奥土苏丹的巴尔干亲兵? 麋威突然对便宜叔叔的心态有了点把握。 “最后一个问题,我仲父已经被本地士族接纳了吗?” 蕉仲这次不假思索道: “怕还差得远。” “但两边倒也一直相安无事……毕竟关将军横压在所有人头上呢!” 闻得此言,麋威一时茅塞顿开。 关兴见状,忍不住问: “麋君,你想到破局良策了?” 麋威:“还谈不上有计策,不过是对江陵、南郡,乃至整个荆州的局势想得比之前更通透了。” 关兴更加好奇了。 但未及再追问,州牧府忽然重启大门。 有仆人出来传信,说潘濬有事吩咐弟子麋威,请他即刻入内。 潘濬特意强调了“弟子”的身份,显然不包括关兴和其他人。 “这姓潘的不怀好意,麋君还是别去了吧?” 麋威摇头:“还是要见一见的。” “现在的局势就像棋局对弈。” “我下一子,他下一子,大家都按规矩来,局面才不会失控。” 关兴目光一亮: “就像张良和范增两位智者在鸿门宴上的对弈?” 麋威心想这不是某部电影魔改的情节么,史书上没有这一节啊。 但旋即醒悟关兴说的“对弈”跟他刚刚说的是一个意思,比喻而已。 便颔首道:“就是这样。” 但话一出口他又醒悟过来。 不是,大腿你怎么又用张良来类比我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