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西山。 巡抚衙门。 四府七州七十七个县的知府、知州、知县全数到齐。 聚集在十数丈长的长案前。 边镇少礼而重实事,寒暄过后,一场晚来的中秋宴正式开始。 西山巡抚郭景昌从主座上站起,走到众多下属的身边,边走边道:“在座的各位大人,我们同朝为官,就是兄弟,也是缘分,各位跟着我王某人在西山当差也好多年了。 近来京城流传着一句话,叫“三年清阁老,百万雪花银”。 但这说的,不是咱们西山! 我们这些人啊,跟富庶之乡的官员是没法比,跟京城的官员更是没法比,与高高在上的内阁阁老,简直是天地之别。 我们西山穷啊,除了要养活千万百姓之外,还要不遗余力的为地方办好事,办实事。 各位大人的清贫,我郭某人心中有数!” 身为西山巡抚。 郭景昌不光要为一省百姓谋利,通省官员的福祉更需要特别关注。 如今,这帮跟着他任职西北数年的官员,非但没有落得“百万雪花银”,反而个个“清贫”。 郭景昌表现得很惭愧。 只是,西山之中,府、州、县的官员彼此望了望,好似没有身形特别瘦削的人。 但清贫与否,是人来判断的,自认为清贫,便就可以了。 不知不觉间,郭景昌已经回到了主座前,端起了案上的一杯几百两一坛的多年陈美酒,遥遥一敬,便一饮而尽。 过百位西山实权“令官”,随之饮尽了杯中酒。 酒杯没有放下,书办为郭景昌添满了酒,郭景昌又游荡在众官身边,在走到较为靠后的座位时,站住了,开口道:“闵鹤元闵大人、孟衍泗孟大人,他们二位身为一府知府,朝廷正四品官员,却雇不起轿夫,只能改骑骡子,辛苦你们了。” 堂堂知府。 座位竟在几位知州、知县之下,可见二人在西山官场中的处境。 来自巡抚的突然关心,闵鹤元、孟衍泗很是惶恐,在见巡抚敬来酒时,急忙起身躬腰回敬,由于动作过急,酒杯里的酒洒出去了些。 敬完了知府,郭景昌又走了几步,走到了知县的位次中,站住了,“临汾县的陶士林陶大人,陶大人的老父过世,也只能薄棺浅葬,草草掩埋,想来都让人心寒呐! 此番守孝完毕复官归位,辛苦了。” 白发丛生、官袍破旧的陶士林陶知县,面对巡抚递来的酒杯,不得不将之接下,在巡抚的殷切目光示意下,一饮而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