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得此言。 尤二姐低头婉转,带着一分幽怨。 “我和张华虽然是指腹为婚,彼此不熟悉不说。 这几年也不见他登门下聘礼! 可是一个铜板都没有了,自顾不暇....... 只需我给他些钱,他就没有不欢喜的。 哪儿顾得了婚事,只是让我蹉跎年华........” 事到如今。 尤二姐嫌贫爱富是事实,张华养不起她也是事实! 几人都无异议,一番定下了。 等这几日算完店铺总账,一切事务理清,届时便离京。 铁牛传完了话儿,正要走。 尤二姐却叫厨房摆上好酒好菜给他吃。 铁牛砸吧嘴,巴不得呢! 尤氏沉默一会儿才问:“你们爷现在很忙么? 怎么不亲自过来呢。” “忙,忙得很,昨儿刚见完皇上,今儿就去了见贵妃。 赶明儿见阁部,还要腾出手操心结亲琐事。 宫里宫外,家里家外,无事不忙....... 咱们爷如今可是乾得爷面前的红人呢! 巡按三省,到时候只要听到琮三爷仪仗一到。 多少一省大佬会来巴结.......” 铁牛滔滔不绝,他虽然看不清楚尤家三娘子的将来。 但是这次南行。 她们地位肯定高于自己,因此又是好说话,又是讨好。 因为两个妹妹在侧,尤氏不好意思多问。 才是几天不见,她就有点挂念! 期间还去书店等过,这时听起来,未免患得患失! 生怕时间一久,自己愈发衰老了。 这样的日子,久不久也很难说。 尤二姐、尤三姐悄悄对视一眼,彼此小心思尽在眼中! 此时就是为贾琮的小妾,她们也愿意。 “阿弥陀佛!” 尤老娘一旁念佛,“若不是你家主子相助,我们家早就过不下去了! 只是阖家跟着搬走,是不是太张扬了些........” “都察院只规定琮三爷的车马侍从,不超过二十人。 你们务必要打发了一些下人,跟在后面。 那时会有驿站勘合传给你们.......” 谈完出客厅。 尤二姐赏了他钱,尤氏又拿了两套亲手做的衣服! 一套赏给铁牛,铁牛揣摩一会,暂时不能拿给贾琮。 怕到时刚过门的林奶奶怀疑就不好了。 他决定出行那天再说。 铁牛替他去解决的是一小件后顾之忧。 而贾琮次日去解决的是一大件后顾之忧。 这天距离他离京上任还有一天。 街坊街坊,古代有街就必有牌坊! 日到中天。 贾琮走过内城牌坊,走进内城陈家胡同。 正牵马而至。 那认得他的门房快步走下来道。 “贾侍读,烦请走后门。” “好,知道了。” 贾琮没有任何不悦地绕着胡同走。 这“走后门”真是名副其实。 对此他并不反感,人情世故便是如此。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一些事情只能做“密室之谋”,防范“隔墙有耳”。 想想他交好绣衣卫都督徐彪、司礼监掌印戴权。 哪次不是小心翼翼? 崇祯明明叫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秘密谈论议和的事情! 而陈新甲一疏忽,这个秘密捅开了。 崇祯为了平息沸腾的舆论,毫不留情地把陈新甲杀了。 全部过错也推给陈新甲。 这就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乾德皇帝叫秦业修吉壤也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也是为皇帝服务常见的下场。 贾琮看到陈府门前不远有多家店铺。 时有便服官员进出,他暗暗收敛心神。 据说当年严嵩门前就有一家“日月兴”酒楼,吃遍大明官员! 凡是请见的人,都在那儿等候。 陈东生显然还做不到,贾琮自己也离那个境界还远。 绕了半圈从后门进,整理好仪容仪表。 贾琮在仆人带领下直驱内院花厅。 这陈府花厅周围一样的湖光山石。 自是不及敕造的国公府,贾琮无心多看。 进门便见陈东生、汪应沅、赵北斗、董安掴。 毕仲、山子野、林浩、王浩、张冇才九个人。 戴凤祥不在。 贾琮对前六人一一弯腰作揖,按弟子礼拜见! 连山子野也不例外。 慌得这位工部尚书赶忙站起。 其他大佬一笑置之,对后四个人只是作揖平礼。 “贾侍读不日便要出任巡按,重走陈御史的老路。 就如这盘小葱拌豆腐。” 汪应沅笑着手掌一指桌上的菜。 每个人面前的菜,都是一盘小葱拌豆腐。 “阁老教诲的是,一清二白。” 贾琮点头表示受教,这场密谈以汪应沅为中心。 汪应沅、陈东生都是陕西人。 历史上陕西官员很多比较耿直、好说话。 比如给万历皇帝上“酒色财气疏”、把皇帝骂得酣畅淋漓的雒于仁! 他就是陕西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