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陶子合体察民情-《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江南无比繁华。
    陶应乘坐一艘装饰华丽的战船,沿着长江、淮水,一面欣赏美好的风景,一面体察民情。
    郭嘉、典韦、许褚三人跟随,一千护卫,二十几艘小船将大船簇拥。
    荀攸负责平东将军府日常事务。
    现在陶应的身份不一般,安全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种保护级别,陶应自然不会拒绝。
    他又不是小霸王孙策,没有人家的战力,怎么能自大呢?
    江面上经常会碰到往来的商船,看到陶应的船队之后,都会停下来,那些客商便会站在夹板上,看着陶应的大战船从面前徐徐驶过,同时拱手行礼。
    陶应和郭嘉也都会向众人拱手还礼。
    两岸到处都是一片春耕的美丽画卷,每到一个港口,陶应都会停下来,看一看各县百姓的生活,过问一下县里百姓的人数,春耕的情况,今年增加的流民等等。
    从这些问题中就能看出当地官员的才能,以及他们为官的情况。
    一切都让陶应很满意。
    史阿的暗卫越来越成熟,各地的情报陆续送到了大战船上,尽管延迟了一段时间,但这些对陶应影响都不大,只要知道就行。
    因此在江面上的时候,陶应都会和郭嘉讨论一下天下的形势。
    今年是初平四年,按照以前的历史,明年将有新的年号,那就是兴平元年。
    只要是历史爱好者,自然会知道这一年被称为不祥的一年,天下大旱,尤其是关中地区,颗粒无收,北方又闹蝗灾。
    南方粮食产量锐减,大汉四处,从西到东,从南到北,诸侯混战整整一年,致使粮价暴涨,谷子一石售价高达50万钱。
    要知道,在恒帝时代,谷价规定每石50钱。
    虽然说这些年也都在上涨,尤其是黄巾之乱后,上涨幅度很大,但五百钱都已经很高了,这竟然上到了50万钱!
    因此今年的收成非常重要,陶应沿着江淮体察民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视察一下去年的水利工程,一定要未雨绸缪。
    商业方面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粮食的交易只进不出,同时,沿海的渔业也要发展起来。
    他的出现改变了一些事情,但对于这自然灾害,大概率是无法避免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