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称吴王起兵伐蜀-《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建安六年三月,大汉天下,陶应、袁绍、刘璋、刘备相继称王。

    陶应为吴王,袁绍为魏王,刘璋为蜀王,刘备虽然没有什么根基,但却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如今的汉室宗亲,还有一些地盘和兵马的,就剩下刘璋和刘备了,因此也称汉中王。

    曹操虽然没有称王,但权倾朝野。

    汉室朝廷彻底被架空,天下形势与春秋战国无异,各诸侯国崛起。

    最大的诸侯国,当然是吴王陶应的吴国。

    袁绍还在官渡军营,刘璋和刘备也忙着备战,他们只是宣布称号,行使的还是原先的骠骑大将军及州牧的职位。

    但是陶应不一样,他麾下的文武已经在制订完整的制度,一个新的诸侯国已经成立了。

    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经过反复的修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吴国的现状,及大汉朝廷的一些制度,众臣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官吏体制。

    首先,改变了汉末文武不分的体制,文臣武将各司其职,官职和品阶相对应,从高到低分为九品。

    文职之中,一品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等职。

    二品为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

    三品为侍郎、侍中、尚书、中书令、执金吾等。

    四品为九卿的辅官,如卫尉丞、廷尉丞、太仆丞、各州刺史等。

    五品为御史中丞、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各郡太守及刺史府部分官员等。

    六品为东观令、黄门令、太乐令,及刺史府部分官员、太守府部分官员等等。

    七品为五史五掾,即左长史、右长史、廷尉史、兵曹掾、东曹掾、西曹掾、文学掾及太守府部分官员等。

    八品为十辅丞,即太史丞、太乐丞、太仆丞、太医丞及县令等。

    九品为地方级,如郡丞、县令府官员、督邮等。

    武将类一品为大将军、大都督、卫将军等。

    二品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

    三品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上将军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