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魏王府荀彧论战-《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吴王陶应,大动干戈,百万雄兵,十路出动,西北大地战火再起。
刚刚迁到濮阳的朝廷,惊恐万分,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朝廷就没有安稳过。
先是由洛阳迁都到长安,接着又由长安迁都到阳翟,现在再从阳翟迁到了濮阳。
恐怕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朝廷和现在的大汉一样到处逃亡。
而且现在还没有安稳,吴军又杀来了,难道还要逃吗?
邺城的魏王府也是气氛紧张。
这几年来,曹操一直在备战,因为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只有胜了,大大削弱吴国的实力,才能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能不能取胜,曹操心里没有底。
几年前与袁绍决战,自己有三十万兵马,而袁绍有四十万,但是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对袁绍很了解,他心里充满着自信。
现在与陶应决战,自己各种兵马有五十万,加上马腾韩遂与袁谭的兵马,接近七十万,而吴军却有一百万。
同样是以弱对强,但这一次的确心里没有底。
陶应和袁绍不同,那是实打实的,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而且被称为大汉战神,从无败绩。
吴王麾下又兵多将广,郭嘉、荀攸、贾诩、徐庶等人,都是当今的智谋之士。
他们与当初袁绍麾下的那些谋士不同,根本就没有勾心斗角,这场大战,靠的是实力,想抓对方的破绽很难。
但实力又明显不及吴军,胜算在哪里呢?
魏王府中,曹操的心腹大臣全都集结在这里。
许攸、荀谌、荀彧、程昱、满宠、董昭、刘晔、钟繇、阎柔、田畴等。
看着麾下这些心腹谋臣,曹操心中总算有了一丝满意和轻松,奉天子掌控大义,作用还是有的。
阎柔和田畴,就是天子发出勤王号令之后,投到魏王府的。
阎柔曾经在刘虞麾下,公孙瓒被袁绍灭了之后,便辞官。
曹操知其有大才,统一北方之后曾征辟过,但阎柔没有出仕。
现在危难时刻,能来魏王府,让曹操很感激,立刻封其为度辽将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