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资的理由-《为民不悔》


    第(2/3)页

    郑西坡说完这话,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转向了夏云杰。

    说起来,大家对这个年轻人虽然很面生,但是对他的名字却大都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毕竟苍南县这样一个小县城,能有一个京都大学的毕业生来工作,还是很罕见的。

    夏云杰来到厚桥镇的第一天,县里的大佬们就基本上听说过他了。

    当然了,今天在这种场合下见到这个年轻人,大家还是很意外。

    领导开了声,夏云杰自然要做出解释。

    他站起身,一五一十地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讲述出来。

    “养蚕,在我们赣西省,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产业。”

    “省会昌州市,北边的江城市,都有一些成规模的养蚕基地。”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这些养蚕基地的养蚕规模,都基本上达到200张。虽然和几个养蚕大省的养殖企业规模,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算明显。采桑叶划得着,5角钱一公斤,一天七八个小时,能采250公斤左右,收入很不错。”

    “尤其是我省人工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这样的规模差距,更是可以弥补的……”

    听着夏云杰的侃侃而谈,会议室里一片静谧。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不知道他说这么远,到底是为了什么。

    停顿了片刻,夏云杰的讲述还在继续。

    “相比我省养蚕业发达地区,我们厚桥镇的桑蚕养殖规模,就更小一些。几个村子加在一起,年产量也才100张左右。还不到省内中等规模企业产量的一半。”

    “可能又人会说,这么小的规模,引人家花这么大代价投资建厂,是不是有些不妥?”

    听到这里,县长姜浩然的眼神中顿时闪过了一丝精芒。

    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夏云杰要说的是什么。

    不等领导们询问,夏云杰很快做出了解释。

    “这个疑虑,其实是没必要的。”

    夏云杰肯定地说道:“正泽太湖茧绵加工制品有限公司,不光是做蚕丝后期加工的,他们对桑蚕的养殖,也很有心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