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死有余辜-《明旗》


    第(1/3)页

    周云义说得简单,语气也近乎轻描淡写,听不出一丝情感,但陆清却听得背冷,脑海中不自觉呈现出一个裹在襁褓中,尚不知人事,正在哇哇啼哭的婴儿被鞑子高高举起的景象。

    想到那婴儿才来这个人世不满一月,连声爹娘都没有叫出来就永远的闭上眼睛,陆清的心头顿时沉重起来,看着那两颗稚气未脱的小鞑子脑袋便是一阵厌恶,冷冷说了句:“作恶多端,死有余辜”后便不再去看,他很怕自己会忍不住上前去抽这些脑袋的耳光,问问他们为什么连婴儿都不放过,都不放过!

    夜不收们没人理会在边上面无人色的赵二,忙活着将新割来的四颗脑袋用麻绳串了后,便等着什长周云义下令出发。

    郭太监见陆清和周云义他们还没有动身,有些不耐烦的催促起来,陆清忙要赵家兄弟去套车,赵家兄弟却有所为难,因为那两头骡子才歇了不到半个时辰,体力尚未恢复,要是现在就套车赶路,怕这两头骡子仍是吃不住。万一这两头骡子半路上累垮,那他兄弟俩回到天镇后可没法跟驿里交待。

    骡子不能拉车怎么走?

    陆清也为难起来,周云义见状,便叫那圆脸汉子将自己的座骑腾出来让郭太监骑行,然后又叫胡子男和陆清同骑一匹马,赵家兄弟则拉着骡子赶着空车走,这样骡子就不必那么吃力。

    这个安排大好,陆清忙谢过,去和郭太监一说,郭太监虽觉这夜里骑马不太.安全,但也没有拒绝,他自忖以自己的骑术只要小心些,这天又不是伸手不见五指,赶到永嘉所当没有问题。

    说来郭太监这骑术虽说不上一流,但比起寻常边军来也是不差多少的,他这等太监能够骑马倒是得益于太宗和宣宗皇帝。

    当年太宗皇帝靖难起兵时,因无时无刻不在和南军打仗,随时随地都要准备撤退,这就导致他身边的内侍人人都要会骑马,不然就没法跟上太宗的行动,南军若杀来,也是想跑都没没法跑的。一些内侍更是和那些燕王府的武将一样冲锋陷阵,立下不朽战功,如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尚宝太监王彦、下西洋副使王景弘便是其中一员。

    靖难成功后,宦官要会骑马这个传统便一直在宫中承袭了下来,太宗五征蒙古时,随军的宦官不在少数。而宣宗早年为皇太孙时,就常被太宗带在身边教诲,甚至还参与过北征,和太宗一样也是个马上能杀敌,马下能治国的天子,故而宣德朝的内官们在马术上都不敢懈怠,但有机会无论如何也是要学一学骑马的,有个别有心思的还主动练起武艺,为的就是能和前辈郑和他们一样驰骋战阵,搏一个名垂千古。

    郭敬便是属于那有个别心思的宦官,能为大同镇守太监,也和他会骑马,懂武艺有直接的关系,毕竟大同乃九边重镇,时不时监军太监就要随大军出征,要是派个连马也不会骑,连弓都拉不开的镇守太监来,就易使军将起轻视之心,不利监军。

    圆脸汉子姓蒋,单名一个通字,和周云义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祖上是洪武迁边的军户,对于将自己的宝贝爱马让给郭太监这个阉人来骑,蒋通是打心眼里一万个不乐意,但什头发了令,他也没有办法,将马牵给郭太监后,却故意不蹲下去让郭太监垫脚,装傻犯愣的站在那里,好像自己不知道要帮郭太监一把似的。

    郭太监见了他这样,却是嘿嘿一笑,尔后一手拿缰绳,一手扶鞍,左脚往马镫上一踩,整个人就飞身跃上了马,看得蒋通是立即傻了眼。

    嘿,想看咱家笑话,小子,你还嫩着点,咱家会骑马时你还在娘胎里呆着呢!

    郭太监在众人面前露了这么一手,心下得意,骑在马上颇是有老当益壮之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