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死有余辜-《明旗》
第(2/3)页
周云义等夜不收见了郭太监这一手,也都是有些惊讶,蒋通更是涨红了脸,不敢再在郭太监面前显摆,灰溜溜的走到长相有些秀气的那个夜不收身边,准备和他同骑一匹马。
陆清毕竟只是利用郭太监,虽免不了要奉承他几句,但在这么多双眼睛注视下,叫他一脸肉麻的跑到郭太监面前伸着大拇指夸一声“公公高明”却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坐了一会,不见有人识趣的来喝声好,郭太监也未免无趣,打了个手势示意陆清可以走了,陆清忙同那胡子男翻身上了同一匹马,然后带头向坡下走去。
众人忙也紧随其后,很快,官道上就响起马蹄声和骡车转动的咯吱声。
.........
一路上果是不见有鞑贼追来,也没有再遇到埋伏劫道的鞑贼,就这样陆清还是不放心,要周云义派一个手下先行到前头查探。周云义虽觉陆清有些太过小心,但也没有说什么,要那头生白发的汉子打马先行。
因已是深夜,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人眼所能辨识的距离也不过几十步,再远就看不清,故众人都是保持和骡车一样的速度,以免奔得急了失蹄摔伤。
路上,陆清和周云义又说了些宣府边事,知道瓦剌人的知院阿剌早在半个月前就逼近宣府,可这么些天来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既没有抢夺关隘,也没有派兵掳掠,只在边墙外游弋,却不知打得什么打算。宣府一线的屯堡也派了很多夜不收出关打探,但每每扑空,根本不知阿剌军到底在哪。
赵二在后面听陆清和周云义说起兵事,多嘴将大同边军在阳和口兵败的消息说了出来,周云义一惊,忙问陆清详情,待知道昨天大同军真在阳和兵败,不由惊得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同时也算是明白为何堂堂大同镇守太监会落得如此狼狈,敢情是从战场上逃出来的!
身为边军一员,宣府和大同虽隶属不同,但却是相依相连,谁也离不了谁的,大同一失,宣府便不可能独善其身。出于对战局的关心,周云义难免想从陆清知道大同兵败的更多详情,可陆清除了知道即将到来的土木堡大变,对整个战局的演变却也是知之甚少,如何说得清。
见对方知道得也不多,周云义便有些着急,想去问郭太监,但见郭太监从始至终都没有掉头和他们说过一句话,自然也不会自寻没趣,坐在马上寻思大同兵败的消息肯定要传出来,到时宣府外的阿剌必定要呼应也先在宣府这边动手,万一大同的鞑子越过大同直扑宣府而来,那宣府就要两面受敌,战事一起,整个宣府就要生灵涂炭,死伤忱籍了。
不行,我得马上回去大同兵败的消息报上去,让卫里有所准备,免得叫鞑子打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周云义一颗心便早不在这护送之上,只想着赶紧把郭太监送到永嘉所,然后快马飞奔回去报讯。可永嘉所离着还有近三十里地,这大晚上赶路又没法加快速度,想派个手下回去报讯,又怕孤身一人会遭了鞑贼袭击,思来想去,也只能先送郭太监到永嘉所,然后再快马加鞭赶回去。
天黑赶路真是走得不快,将近亥时,众人才赶到离得最近的镇子上,一路下来都是疲惫不堪,陆清便请郭太监就在镇上歇下脚,等天亮再出发到永嘉所,左右也不急这么一两个时辰。
郭太监年纪毕竟大了,虽有老当益壮之感,但毕竟身子骨不听使唤,早就想停下休息,当下便也应允了下来。陆清便带着赵家兄弟去敲开了镇上唯一一家客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