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封泰山-《挥剑盛唐》


    第(3/3)页

    前者心想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貌美的少年,明艳不可方物,由此可见造物者的神奇,不由得微微一愣,眼前一阵恍惚,。

    只听后来这位少年继续道:“万丈红泉落,迢半紫气。奔流下杂数,洒落出重云。rì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sè,空水共氤氲。”轻摇纸扇,优雅潇洒的走着,目光欣赏着锦绣山河,语音清脆响亮,远远传送出去,余音回荡在山谷,与远处的瀑布声夹杂在一起,高低起伏,如美妙地音乐。

    原先的少年听得他如此说,脸上的愁容渐去,取而代之的少年人的好奇心,随嘴说道:“此诗虽好,终究是文人华丽之词,无用之物。”

    后来的少年撅着小嘴怒气冲冲地道:“这是当代宰相张九龄所作,难道你没听说过吗?你竟说成辞藻华丽,无用之物。”这首诗张九龄刚作不久,虽然在时间早已流传,但这位少年久居大山,消息没有那么灵通,自然未曾听说。

    显然这位少年对宰相张九龄大学士龄充满无比的敬仰之情,亦或者是他的亲人。此时张九龄正是大唐帝国的宰相,不仅身居高位,而且文采超群,兼具风度飘飘,气质优雅,正是无数妙龄少女的心中偶像。后来张九龄被罢相,唐玄宗每次用人时都问:“风度得如九龄否?”由此可见其气质。

    原先的少年对后来少年的问话好像充耳不闻,又似自言自语道:“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后来的少年听他所咏的诗,跟眼前的景sè完全搭配,其诗的风格和意蕴跟自己刚才所说的诗歌大相径庭,以为是张九龄新作,喜道:“这也是他作的吗?”这个他自然是指张九龄。

    原先的少年一脸严肃道:“不是。”

    “那是谁?”后来的少年反问道。惊讶的语气表现出这首诗作者和张九龄是同一个级别,甚至大有超越之势。

    原先的少年戏谑道:“这首诗的作者说出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这句话是在讥讽刚才那位少年说自己没见识,回应刚才他那句说自己孤陋寡闻,故有意戏弄他一番。

    后来的少年一脸茫然,诚实的摇摇头道:“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过,世上居然有此文豪。”能写出如此之诗,自己又没听说过,自然想到这位作者肯定是位隐士,恃才傲物不愿出仕做官,甚至放浪形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