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怪师父要让他下山,要让他重新入学。 人总是活在一系列的参照物中的,若是只待在山上,参照物就只是自己,久之必迷失自我。 [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心如明镜知自身所处,且理解左右芸芸众生,这才是大境界啊] [师父,那我在第几层?] [你尚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深,更妄提心如明镜知自身所处] [我门儿清着呢!] [呵呵,傲慢。你明儿当真不去学堂了?] [不去了,学得太易,没意思] [……] 说好的红尘历练,直到这一刻,陈拾安才终于有了历练的感觉。 以往对于[心如明镜知自身所处]这句话的理解,他只觉得那大概是个固定的位置。 如今才知道,所谓的[自身所处]其实是变化的。 正如将精修道法的他丢进学堂来,他考得一塌糊涂一样,或许把学校里的第一名丢到山里去学道法,怕是十年五载也摸不着门路。 参照物的不同,带来的[自身所处]位置也不同,那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境界。 片面地以自身所擅之物为参照确定自己的位置,看似高高在上,实则无根飘摇,仰赖自信的人终有一日会崩塌于自信的毁灭。 想明白这一层道理之后,陈拾安动荡的心再次重归平静,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平静。 那一刹那的感觉很奇妙,像是原地拔高俯瞰,让他得以用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自身所处。 师父,你徒儿我确实是修道的天才……不对,得谦虚,谦虚!大道尚不知七分呢! 这次的卷子考砸了,少年的道心却更加稳固了。 傲慢,果真是原罪啊! . . (感谢爱小薰同学的盟主呀!老板大气~!非常感谢对新书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