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府九县之地,先林氏,再大明。 陈以勤执行的国策,毫无疑问,触动了林浦林家的根本利益。 同为大明朝大族,但为了自己的家族,林浦林家选择了动手。 数百位死士。 大手笔啊。 整个大明朝,恐怕只有林浦林家拿的出来。 只是,一方家族的力量,在整个大明朝面前,太过于薄弱了。 想刺杀一位内阁阁老,就像是镜花水月,差的远呢。 再就是,几百号人从福州府远道而来,死人的神情、行动、举止全部异于常人,锦衣卫要是一路都没有发觉异常,不如全部就抹脖子算了。 所以,在林家死士动手前,锦衣卫汇集诸方线报后,便摸清了幕后主使的林浦大族。 死士、弓弩、薄甲,就注定了林浦林家的灭亡。 朱七将事情上报了北镇抚司,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已得到旨意,立刻提拿了林浦林家在京的二代人。 礼部主事林炫,太常寺卿林燫和刑部员外郎林烃。 同时,八百里加急通知南京镇府司,捉拿南京礼部尚书林庭机。 并传旨东南军队,封锁福州府,“攻”入林浦,凡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徽州府旧事,近在眼前。 说到徽州府,朱七告诉了陈以勤和陈家族老们一个来自徽州府的消息,向来注重修养的陈家人,竟一时没绷住,笑出了声。 最年长的族老感慨了句,“当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智慧认知,和他拥有的财富不匹配时,他的财富就会以各种方式流失。” 胡家出了个胡宗宪,可谓是占了胡家大多数的运道。 但徽州府都这样了,还有人敢于算计当朝阁老的家族,真不愧是徽州啊。 族老们去拜二程了,陈以勤给朱七讲述了刘、许两个大族。 没有陈、王、林这么传奇,刘家五代十进士,许家父子四尚书。 要说也辉煌,但刘家人多为闲职,许家人死的死,夺官的夺官,在这嘉靖四十年,已无人做官,已然中落,令朱七唏嘘不已。…… 内阁。 政务堂里。 御赐的檀香木烧了四大盆明火,添了两个香鼎,里面也用檀香烧着明火,门、窗都关了。 满堂生香,温暖如春。 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现在都属于朝中老臣了,从没见有人享受过圣上的这种恩遇。 而且,嘉靖三十九年的政局似乎又回来了,圣上派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到了内阁,就在政务堂隔壁,内阁凡有不决事务,可以直接拿到隔壁,和吕芳商量着决断,不必呈于玉熙宫。 每隔一日,吕芳便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换班,一人值守玉熙宫,一人值守内阁,轮流着来。 圣上不过问国事,大明朝的大事小情,再次压到了内阁、司礼监的头上。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便是圣上大婚,正应了那句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四位阁老本来还有些担心圣上的龙体,毕竟圣上都过了五旬寿数,不再年轻了。 但向吕芳、黄锦打听了下,圣上修道有成,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 皇后一人都承受不来恩泽,两位新晋皇贵妃娘娘,五位新晋贵妃娘娘,在这几日里,都得到了滋润。 阁老们还有几分不放心,特意请太医院院正李时珍进宫为圣上瞧瞧,在得到神医“无碍”的诊断后,这才放下心来,安然处理国事。 不得不说,让司礼监在内阁值房做事,内阁不必请示玉熙宫,国事解决起来,省了不少路上的功夫,效率快了不止一点半点。 年底了,六部都呈上了开支账单,张居正在吏部的账单上签了字,高拱在户部的账单上签了字,胡宗宪在刑部和工部账单上签了字,李春芳则在礼部和兵部账单上签了字。 吕芳、黄锦在六部账单上批了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嘉靖四十年的国事,都告一段落了。 虽然圣上暂时不理国事,但内阁、司礼监还是各呈了一份核对后的六部账单送到了玉熙宫。 听到那声铜罄之音响起,司礼监的吕芳、黄锦,内阁的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竟下意识地长舒了口气,心底隐隐有几分庆幸之意。 放松的是,这个充满血色的嘉靖四十年,作为臣子(家奴)的他们,终于给予圣上,给予大明朝,给予史书,一个还算圆满的答卷。 可以预见的是,嘉靖四十年,必将成为后世无数史学家研究、探寻的时间。 这一年间,朝野动荡、士林啼哭、商道近毁、北征开启、田地大丰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