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吴王府诸葛归心-《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郭嘉非常激动的将两张纸递给了陶应。
陶应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诸……这是连弩……”他差点把“诸葛连弩”四个字说出来。
他在后世,可是见过博物馆里面,诸葛连弩的成品以及图纸,而且他让马钧一直在研发,但是进展并不大。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弩箭、弩床、弩车,可诸葛连弩,那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而且他也曾想过把诸葛亮请来,但是以前历史中诸葛亮制作出诸葛连弩,是在公元220年之后,据说还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与黄月英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早一点把他们请过来,有可能会拔苗助长,任何一项新事物的发明,都要有它的充要条件。
现在突然出现了这个图纸,陶应已经想到了很多。
“主公说的没错,这就是连弩!”
“这……”陶应看到第二张图纸,也很惊奇,而且现在他已经确定,这就是诸葛亮送来的。
“主公,这叫木牛流马,据说可以进行山地运粮!”郭嘉解释道。
“木牛流马……”陶应早就在想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已领教到了。
攻打蜀国,当初如果没有从交州出发的这一路兵马,提前兵临成都城外,那要攻破益州,非常困难。
蜀道行军都不容易,不要说运送粮草了,好在还有水道。
可是将来攻打关中和西凉,无论是褒斜道、陈仓道,还是祁山道,都非常难走,更不要说子午道了。
从武关道进兵长安,也是如此。
现在有了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问题就解决了。
“奉孝,这是何人所献?”虽然陶应知道,但还是要问一问,可以当神,但不能当神棍。
“琅琊诸葛亮!”
“诸葛亮,可是那诸葛瑾的弟弟诸葛孔明?”
“正是!”郭嘉点了点头,“此人虽然年轻,却有经天纬地之才,主公当重用之!”
第(1/3)页